|
【高明区】高明区市民阅读方式日益趋向多元化 |
【gaomingqu】2018-4-24发表: 高明区市民阅读方式日益趋向多元化 佛山日报记者何惠健、见习记者卢娇娇报道:昨日是世界读书日,高明人最爱读什么书?阅读方式又发生了哪些改变?记者以网络问卷调查形式,围绕阅读方式、阅读内容、阅读频率以及阅读诉求等方面,向178名 高明区市民阅读方式日益趋向多元化佛山日报记者何惠健、见习记者卢娇娇报道:昨日是世界读书日,高明人最爱读什么书?阅读方式又发生了哪些改变?记者以网络问卷调查形式,围绕阅读方式、阅读内容、阅读频率以及阅读诉求等方面,向178名18岁~40岁高明人进行抽样调查,以窥高明人读书情况。 调查: 近4成受访者经常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。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,高明人读书方式、习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。调查结果显示,近4成市民经常以阅读愉悦身心,4成市民偶尔阅读,而仅有3%的市民表示,几乎不阅读。 在读书内容的选择上,近3成受访者钟爱历史人文类目书籍,并表示这类书籍能够增长见闻,又愉悦身心。其次才是时事新闻、专业书籍、科普读物、娱乐消遣、课外辅导类或其他。 随着数字化时代来临,高明人的阅读方式亦悄然变化。有35%以上的受访者表示,目前以电子阅读为主,43%以上的受访者以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相结合,提升阅读效率,而仅有38名被调查者,坚守传统阅读。 “我保留着传统阅读方式,只有纸质文字,让自己有拥有感和获得感,其他电子阅读则较为零碎,容易让阅读变得焦躁。”高明区作家协会主席冯雪颜说。 不过,在阅读目的性方面调查上,不容乐观。仅有23名受访者明确表示,经常制定阅读计划,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坦承,并没有清晰的阅读规划,或是处于“偶尔性的阅读规划”。 分析:中青年青睐有声阅读 根据年龄交叉分析,25岁~29岁、30岁~39岁的上班族中坚力量,无论是阅读频率,还是阅读意愿,都明显低于中老年群体,仅有19%的年轻人表示经常阅读,有4人表示,几乎不阅读。反观40岁以上、18岁以下群体,则更为热衷阅读,80%以上的18岁以下少年表示,经常阅读。 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转变,越来越多的市民,兼具传统阅读、电子阅读以及有声阅读。调查显示,77%以上的40岁以上受访者坦言,经常使用、或者偶尔使用有声阅读。而25岁~29岁青年人更青睐电子阅读,有51%以上表示喜欢快速、省时的电子阅读,七成以上从不使用有声阅读,仅有17%的青年受访者,坚守传统阅读。 在明城镇政府上班的曾先生说,每日从荷城到明城的半小时通勤路上,如利用得到app、喜马拉雅fm等听书软件,能够有效缩短阅读时间,提高阅读效率。“生活节奏变快,听书软件提供灵活性更强的知识获取渠道,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读者需求。”曾先生说。 另外,在阅读频率上,有5成以上的25岁~29岁、30岁~39岁上班族把阅读频率低归结于工作压力大,以及自身惰性有关。 建议:回归传统提升阅读效能 “读书有味身忘老”“病中书卷作良医”,自古以来,阅读是个人修身、陶冶情操、构筑思想、丰富灵魂的良方。随着阅读内容、方式、场所多元化发展,阅读亦产生着变化。 冯雪颜建议,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,电子阅读带来了无限的方便,但要真正培养一个人的阅读,传统纸质阅读是不可或缺的。一些好的名家名作,通过感悟油墨书香,解读书中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,更能让人有更大的获得感。 她说,快餐式的电子阅读,容易导致阅读碎片化,不利于获取系统化的知识。“有心的读者,不妨在就近的书吧、社区图书馆里借书阅读,以还书时间来设定阅读时间,倒逼阅读效率。”冯雪颜建议。 此外,高明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亦表示,将构建多个阅读活动,促进全民阅读。 “下一阶段,高明区图书馆还将继续开展阅读指导、读书交流、演讲诵读、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并使之常态化,特别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,配备专业人员,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。”高明区图书馆馆长何敏霞表示,将阅读阵地延伸至社区、书吧、乡村,进一步推广图书馆数字资源,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,优化图书馆阅读空间,打造人性化、文雅的阅读环境,满足读者需求,让读者爱上阅读。 (【gaomingqu】更新:2018/4/24 17:34:47)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