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高明区】住家庭病床 享医保治疗 |
【gaomingqu】2019-3-12发表: 住家庭病床 享医保治疗 “自从申报家庭病床后,我就很少再去医院了。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,比去医院省了不少钱。”在养老中心办理家庭病床已6年多的龚妹英说。记者连日来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,高明区家庭病床患者大部分集中在养 住家庭病床 享医保治疗“自从申报家庭病床后,我就很少再去医院了。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,比去医院省了不少钱。”在养老中心办理家庭病床已6年多的龚妹英说。记者连日来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,高明区家庭病床患者大部分集中在养老中心,“医养结合”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。 医养结合模式受欢迎 老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,是许多老年人的期盼。入住养老机构,在养老机构设立家庭病床,实现养老、医疗、护理等多方面的需求,这在高明区的一些养老机构中正逐渐变成现实。 两年前,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医生护士入驻养老中心。这种紧密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很受欢迎。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科主任程丽红向记者介绍,护养中心具有护理院性质,入住者已达到近70人,设有家庭病床36张,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,最小的48岁,医养结合是吸引一些老年人来这里养老的主要原因。程丽红说,入住者中八成以上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等疾病,去医院住院治疗不现实,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高明区人民医院附属卫生中心入驻这里,解决了入住者的医疗难题。“尤其是家庭病床的设置,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住院医保治疗。” “移植”大医院医疗资源 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,高明区一直在积极探索创新融合。记者调查了解到,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养老中心开通了“养老院+互联网+医疗”的服务模式。 昨日,程丽红在养老中心帮助一名设立家庭病床的老人检查身体。 记者注意到,这里对新入养老院及病情变化的老人,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健康评估,使老人拥有恰当级别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。医生结合原始存档及最新的体检数据,完成信息重整,为建立规范电子健康档案做好准备。 在程丽红看来,把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“移植”到养老中心,解决养员的日常医疗护理问题很有效果。据悉,养老中心已开展门诊护理,有浅表肿物、脓肿切开、小针刀、外伤缝合、清创换药等,不仅减少了老人的奔波之苦,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。而社区家庭病床的服务项目,除了日常医疗护理外,还增设了中医中药治疗、社区康复指导以及临终关怀等。 家庭病床报销比例高 按照高明区相关政策,住院的起付线为:三类医疗机构1200元/次,二类医疗机构600元/次,一类医疗机构300元/次。由统筹基金根据医院类别支付至最高支付限额。一类医疗机构95%,二类医疗机构90%,三类医疗机构85%。而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属于一类医疗机构,起付线最低,报销比例最高。 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自设床之日起计算,每90天结算一次。参保人员在家庭病床发生的符合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,实行确定起付标准、超过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按比例支付以及费用封顶办法。属于参保人员个人承担的费用,由设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与其结算。属于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,由市医保中心定期与设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规定结算。 程丽红表示,老年人在养老中心办理家庭病床,与日常在医院住院相比,费用可大大减少。个人建立家庭病床三个月的费用约为300~700元,而办理住院起付即需1200元,对于家境贫困的老年人来说,选择建立家庭病床更加合适。 据悉,“家庭病床”破解了贫困群众无法住院治疗、在家治疗医疗费用报销难问题。同时,切实减轻了家庭成员陪护压力,使之能腾出精力从事生产劳动或继续学业等。自2014年高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以来,全区签约家庭医生人数约19.5万人,签约率达到45.22%,累计建立家庭病床130多张,出诊巡床2741人次。2018年全年困难人口家庭医生签约2778人,签约率100%,位列全市首位。 原标题:住家庭病床享医保治疗 高明区养老机构探索“医养结合”模式 来源-佛山日报 文图-见习记者陈嘉懿 编辑-何欣鸿 高明区gaomingqu相关"住家庭病床 享医保治疗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高明区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高明区gaomingqu的支持,对于住家庭病床 享医保治疗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(【gaomingqu】更新:2019/3/12 21:30:05)
![]() |